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材料第六期

作者:webmaster2008/12/15 12:00

职教中心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材料

 

二○○八年十二月 党委办编 第六期

 

 


  

 

一、政策精神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2、殷厅长谈办好职业教育三要求

 

二、交流文稿

1、金校长提出应对金融危机办学策略

  2张部长撰文回顾常熟非公经济历程

 

三、职教文摘

1、专家谈深化高职课改的六个环节

2高职教育的模式建设:重复劳动

 

 

-----编者按: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日益冲击、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如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如何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经济走向明确了目标措施;省厅领导为我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教提出了要求;两篇交流稿为我市非公经济历程与职教办学应对策略作了描绘;两篇职教文摘为深化高职教育作了独家思考。供参阅学习。

 

  一、政策精神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提出明年经济工作5项任

12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2008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在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面前,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形成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和强大凝聚力。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

  会议强调,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会议认为,中央对经济全球化作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会议强调,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会议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努力中,要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要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意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搞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绝不能降低工程质量,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效应,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要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要支持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引导结构调整。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二、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及时采取调控和引导措施,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稳定。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要完整、准确、严格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一是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二是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强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三是要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四是要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配套出台分类调控的区域政策。

  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好办法。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改善金融结构和服务,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增加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原材料,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标准,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文化条件。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会议指出,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要继续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核心是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要切实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努力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实效性。在工作具体部署上,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加强学习、增长本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保证行动和工作的高度协调。要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会议强调,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摘自人民日报

2、殷厅长谈办好职业教育三要求

 

殷翔文副厅长在《江苏教育参考》上撰文 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殷翔文在江苏教育报刊社创办的《江苏教育参考》上撰文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更多的是面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更多的是基于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国情考量。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要做到三个“要”:

一是要大力破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重普教、轻职教的陈旧观念,努力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最现代化的教育是实现学有所教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最合适的教育”等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尊重人民群众理性选择教育的权利,正确引导人民群众从家庭、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就要既创造发展普通教育的业绩,使自身和家庭都有条件上大学的孩子能够上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也创造发展职业教育的业绩,使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和暂时没有条件上大学的孩子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二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把职业教育进一步做优做强做特。优,就是结构优化、资源优质、人才培养质量优良,使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强,就是基础能力强、师资队伍强、办学实力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使江苏职业学校都能成为创新、创业、创优的乐园。特,就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消磨普通教育痕迹,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切实体现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打造良好的江苏职业教育品牌,使江苏各行业和地区的职业教育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三是要秉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理念,积极适应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改革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建立职业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在文章的最后,殷厅长说,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前途光明。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交流文稿

1、金校长提出应对金融危机办学策略:

积极服务市场内需   大力推动创业实践

----常熟职教中心应对金融危机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策略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向全球扩散,由金融危机触及经济危机,由局部危机蔓延全球危机,由金融领域渗透其他领域,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苏南地区受其影响更为直接、更为突出。近期以来,外贸订单明显下降、诸多企业濒临停产、投资项目不断收缩、企业招工意愿下降,此种现象必然对服务于生产一线的职业学生就业从业产生不利影响。

常熟职教中心,作为规模型四星职业学校,正积极应对,冷峻思考,以“四型”策略的实施,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和影响,确保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1、调整培养目标,做强服务型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开门办学,依靠社会办教育、紧贴市场谋服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育人为根本”作为立校宗旨。针对常熟地区以中小型民营经济实体为主的特点,学校把专业建设瞄准到规模小、投资少、起步快、收益高的专业方向上,把培养目标瞄准到服务区域经济、具有小企业、大市场就业前景上,把就业能力瞄准到培养民营经济实体的创业能力上,使专业设置与市场内需相匹配、与学生创业相匹配、与就业服务相匹配,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前瞻性,积极开发社会急需专业,将四十多个专业逐步调整为十大专业,突出服务专业,扩大内需服务行业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五年高职和五年高级技工“双高”五年教育,为拉动市场内需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同时,学校不断强化精品专业建设,丰富专业内涵、构建专业文化,提升专业综合实力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适应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实训的市场要求,并实施东西部联合办学,拓展了学校长期发展空间。

2、构建“五高”团队,培养创新型教师。

学校把建设一支“五高教师”(即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队伍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基础,努力打造一支能教能做能经营并具有高技能专业化的教师团队。通过制订《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规划中长期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出台激励教师成长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以及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培训、“四新”培训、“双师型”培训、高技能培训、高学历培训和高职系列培训等,把构建“五高”团队落到实处。通过制订实施《教师下企业实践研修管理考核办法》、《教育科研二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全方位地提高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建立了一支154名技能型教师队伍,而且打造了一批创新型、经营型教师团队,并初步形成了一支创业导师团队。如机电系周伟良老师继去年获得江苏省职业学校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项目教师组第一名后,近日又夺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床项目职工组第三名。

3、推进课程改革,造就创业型学生。

学校在创建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的同时,大力开展“三创”培育,造就创业型学生。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课程化教学基本实现了以实习实训为重点,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基础课为实训课服务的质的转变,“七合一”的专业教学,将课堂教学向车间、实验室、工厂现场教学转移,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技能竞赛、技能展示活动,实现了以赛促训、以训促教,开创了以教科研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扶持学生创业,深化管理创新,推进学校创优,是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为此,学校坚持把育人为本、就业为先、创业为要作为“三为”培育原则;把学生就业作为一大目标;把服务就业、推动就业作为二大重点;把引导观念、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作为三大环节;把全员性、全程性、系统性、实用性作为四大导向,鼓励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使学生懂得密集型企业与打工型就业、自主型创业与经营型就业的关系。

众所周知,没有学生创业的出现,就没有美国硅谷的出现。学校先后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创新活动工作室,名师项目工作室,由骨干教师带领,广泛开展师生联合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愿创”;开拓学生创新思路,使学生“敢创”;丰富学生创业知识,使学生“能创”;搭建各类创业平台,使学生“实创”,目前200多个创业岗位的开设已初见成效。近期,学校全力启动了“创业实训中心基建项目”立项工程,以此作为更大创业载体,规划设置2000个创业岗位,划分五大专业群具体实施,把校园变为创业园,使教师成为经营者,让学生作为创业者,形成高职引领中职、专业引领管理、服务引领经营、技能引领发展的格局,使学生志存高远、立足当前,为学生就业发展,扶上马、送一程。

4、服务区域内需,实施富民型职教。

学校成立了由本市28家著名企业、3所职业学校、8所成教中心组成的常熟职教中心办学集团,较好地实现了校校合作、校企联合,并与集团内企业开展双向交流、技术协作,拉近了专业教育与企业岗位的距离。通过实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在校内营造了前厂后校、前校后厂的企业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利用建在开发区和政府正确引导的优势,积极尝试与民营企业、服务行业、新兴产业和四大景区的“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积极服务地区经济,服务区域内需,扩大职教富民面,使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从外向型目标转向内向型服务,从大企业就业转向小型化实体,从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现代服务型为先。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人民有能力应对风云变化,常熟职教中心有信心健康发展。冲击是必然的,危机是暂时的,而发展是永恒的。金融危机从另外层面看,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面对国家经济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更要把握趋势、练好内功,提高内需服务意识,坚持把“好专业好就业,好学生好就业”作为硬道理,把办学目光聚焦在市场信息上、地域经济上,就业能力上;要积极感受新压力、开拓新思路、抓住新机遇,调研市场信息,开拓就业出路,调整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发挥地域特色,服务三农经济,创新职教模式,实现职教富民,从而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要力争在危机中争得先机,在服务中争取主动,不断提升内涵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影响,把职教事业做优、做强、做精、做特,为常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张部长撰文回顾常熟非公经济历程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

常熟非公有制经济成长历程及发展思考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张生元

1978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党召开具有重大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步伐,常熟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做好非公经济人士工作,已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研究常熟非公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回顾常熟非公经济成长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及其成功经验,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常熟地方实际,为非公经济的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为常熟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些许思考和参考。

一、常熟非公经济成长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基本历程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常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不断调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党和国家在不断实践和改革中逐步解放思想,探索前进。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理论的不断突破而逐步演进并最终确立的。从实践看,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的单纯的计划经济模式,到1984年发展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1988年以后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模式;1990年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谈话后,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在这一阶段,常熟随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业和农村改革,允许发展乡镇企业,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随之应运产生。社队企业发展了电子、化工、针织等门类,开发了1200多种新产品。1981年,社队企业发展到2258家,从业人员162887人,产值6640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09%,首次超过了市属企业的产值。至1985年,全市乡镇企业6086家,从业人员285321人,创产值238545万元,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96.28%,职工人数的86.29%,工业总产值的65.66%;为外贸产品配套生产的乡(镇)、村办企业有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产品行销欧、美、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队企业走出了一条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碧溪乡为代表的“碧溪之路”发展模式,并初步构成了产业特色,产生了碧溪毛衫、王市服装和常熟“三张皮”(杨园草皮、莫城铁皮、赵市牛皮)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全市有个体有证商贩5118户,5885人;个体有证饮食业646户,908人;个体有证服务业1936户,2280人;个体户商品零售额3972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04%,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的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常熟的市场建设,办一个成一个。今天,著名的中国常熟国际服装城,原是农民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大力支持,给与优惠,逐步发展成堪称“华夏第一”的服装城。

成长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的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他还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理论》第三卷第372373页)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理论,破除了计划与市场作为制度范畴的传统观点,解除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的思想束缚,从而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进一步解放思想,正式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在这一阶段,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一方面利用地处长三角区位优势,抓住浦东开发契机,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姓“社”姓“资”争论,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明确产权职责,实现政府角色转变;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市属、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股份制改制转制,扩大非公经济;积极鼓励非公经济人士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胆创业、大胆发展,全市非公经济迅速崛起,从少量、小型、分散、低档的生产经营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层次的重要经济力量。至1996年末,全市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的改制企业达406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4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55家,转办民营企业103家,注册资本10.44亿元。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9126户,注册资金21860万元;私营企业805家,注册资本210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8家,科技型私企11家,外向型私企7家。

发展阶段,1997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国务院2005年公布的“非公经济36条”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非公人士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政策鼓励下,非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70%的城镇就业,超过60%的工业总产值,超过50%的工业增加值,超过50%的社会零售额,超过40%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超过60%的出口贸易(《经济日报》200511411版)。常熟非公经济在又一轮思想大解放、改革大开放中,努力构筑“五大优势”,做强做优“三大板块”。市委、市政府坚持“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富民政策,实实在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做大做强,并逐渐形成了纺织服装、精密机电、港口贸易、汽车零部件、现代物流、化学化工、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了波司登、隆力奇、梦兰等一批企业航母和龙头企业。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57只,位居全省县(市)首位。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市私营企业13609户,注册资本472.4亿元,户均注册资本347.13万元;个体工商户55181户,注册资金31.36亿元,户均注册资金5.68万元,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总量达503.76亿元,在全省县(市)中率先突破500亿元大关。在全市民营经济资本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单位规模也不断扩大,规模型私营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08年上半年,新增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规模型私企66户,其中超3000万元的38户,超5000万元的21户,超亿元的4户。目前,常熟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规模型私企1132户,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8.3%,其中超3000万元的278户,超5000万元的161户,超亿元的28户,同比分别增长38%52%100%,全市上市企业累计达6家。

经过30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常熟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常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发展成为社会事业、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城乡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税收,增加了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有利于劳动者生活改善,也有力地促进了共同富裕进程。常熟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秉承“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他们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等各项事业,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文明和法治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热情参与扶贫开发、捐资助学、捐资赈灾等公益和慈善活动,涌现了以高德康、钱月宝为代表的一批“文明企业家”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二、常熟非公经济发展成长的主要启示

(一)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是常熟非公经济成长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初期,常熟就首先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坚持发展生产力标准,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即衡量社会发展和各项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冲破“左”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大胆改革,大力发展乡镇、村办企业,支持、保护和促进非公经济的成长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务实、为民、富民”的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的工作特色,锐意改革,勇于探索,大力营造经济发展“软”“硬”环境,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紧贴实际,形成特色是常熟非公经济成长发展的关键。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非公经济作为率先发展、争先进位的重要抓手,把全民创业作为富民强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活力源泉。充分利用接近上海、苏州等大城市和发达的长江入海口海河连运等交通区位优势,主动接受辐射效应,科学规划发展定位,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在发展纺织、服装、轻工、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逐步发展机械、冶金、电子、化工等新兴行业,大力发展港口贸易、现代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到一、二、三产业同步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名品企业、品牌经济,推进打造企业、行业航母。开展行业培育,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形成产业链;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形成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镇域产业特色,基本形成了一镇一(或几)品的行业特色和产业优势,如海虞镇的氟化工和新材料、尚湖镇的货架、沙家浜镇的模具和红色旅游、董浜镇的出口蔬菜基地,等等,实行错位发展,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和恶性竞争,推动了全市非公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是常熟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常熟非公经济发展中,历届市委、市政府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格局,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利用内资外资“两种资源”,着力推动非公经济规模与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常熟物华民富、兼容并包的传统和海外关系较多的优势,积极鼓励居民百姓投资创业,勤劳致富;广泛发动,积极与海外关系取得联系,做好沟通介绍宣传工作,积极吸引外资投资,推动民资外资双轮驱动,内企外企比翼齐飞;改善投资环境,全力打造沿江、东南、虞山高新科技园三大投资主“阵地”,“三大板块”信息共享、协调一致、优势互补,形成了齐头并进、合作竞争的良好态势。积极支持引进先进项目、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培育科技型、品牌型企业,不断增强非公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大力支持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区域经营,较好的实现了本土经济与非公经济扩张发展的双赢。

(四)宏观管理,强化服务是常熟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常熟非公经济发展中,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科学运用行政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行政审批等环节,准确把脉常熟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到超前规划,科学审批,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坚持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的理念,积极拓宽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设立市行政服务中心,简化企业办事程序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非公企业发展拓展空间,逐步形成了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良好氛围。坚持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建立引才联动体系,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引才引智渠道,为非公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常熟非公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各项改革正全面而更加深入地稳步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面临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实现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提高区域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引导非公企业以调优产业结构为根本,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加强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加大科技技改、科技引进以及调整投资与产品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逐步推动非公经济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密集型转变,由传统制造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做优非公经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要引导非公经济企业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引进来的同时,大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引导非公企业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集约之路,形成常熟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的闪光点和常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围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大人才引进,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管理第一观念,引导非公企业家克服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增强知难而上的勇气和争先进位的锐气。要引导非公企业抓占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加大引进、培养和保留创新性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力度,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开发管理体制;要树立品牌意识,密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注重技术革新和新品研发、生产、推介,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经验,优化非公经济企业管理,克服家族式管理模式,挖掘企业管理生产潜力;加强非公企业文化建设,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百年企业,实现企业永续发展。

(三)围绕促进健康发展,加大体制创新,优化政府服务。党委、政府要从新时期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出发,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科学发展环境,包括舆论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证,针对中小非公企业单打独斗、自生自灭的现象,政府可筹建一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搜集各类情报,分析国内外形势,研究发展对策等,为各类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形势、政策、科技、投资、融资等咨询服务。要加强人才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开发和培养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服务支撑。引导企业、行业间加强联系合作,延伸产业链,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对上市企业、创牌企业、技术革新科技投入大的企业和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非公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进行表彰奖励,积极营造鼓励先进、竞争发展的良好态势。要解放思想,加快投(融)资制度创新,尝试建立发展基金,扶持组建民营担保公司,建立民营企业公开发债融资新制度等,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四)围绕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正确引导,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已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教育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要利用市工商联(商会)及其行业商会、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等社团平台,充分发挥会员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在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投身光彩事业等方面做出表率。继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文明企业家”等评比表彰工作,树立全市非公经济企业及其代表人士良好形象。加强非公经济企业党建工作,实现以生产促党建增强竞争力、以党建促生产增强凝聚力的“双增双促”。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管理,进一步调动广大非公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凝心聚力、团结力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全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争创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

 

三、职教文摘

1、专家谈深化高职课改的六个环节:

深化高职课程改革应当抓好的几个环节

作者 马元兴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实现高职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为此,要切实抓好“六个环节”。

  一、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深化课程改革,首先应明确毕业生在企业专门岗位上做什么和怎么

 

,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学校组成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共研“岗位课程”目标任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应根据就业岗位来设计,即设计“岗位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专业所涉岗位,共同深入细致研讨该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最终构建“岗位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

  二、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而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首先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1:1教学,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三、开发“双堂双标”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方案的执行需要课程教学标准。如果说制定课程标准是为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标准,明确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那么执行课程教学标准就是实施课程标准的手段。专业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案,交融“课堂”与“店堂”、理论与实践,为实现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包括在校教学和在企业教学标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方案,专兼职教师共同努力、学校企业密切配合,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

  四、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切实可行的教学标准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校企合一、“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则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教学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一、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是1:1,专兼职“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目标比例同样是1:1

  五、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外要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的内容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合作型”和“顶岗实习型”两种类型。前者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建立,要求校企紧密合作,培养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能满足课程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综合调研的需要。后者是为完成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而建立,要求校企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有用人需求。

  六、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突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还应冲破学习团队成绩评价的一贯性,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专业课程设计的关键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评价学生成绩和能力应实行专老师和企业师傅的“专兼双考”评分机制。职业性成绩评定由专任教师把握,实践性成绩评定由兼职教师把握,在专兼职教师双考评机制下正确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专兼双考”评分机制,一方面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调动三方积极性,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兼职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融“教、学、做”为一体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摘自2008-10-27 光明日报

(作者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2高职教育的模式建设:重复劳动

高职教育的模式建设

                                                  作者 毛大龙 周震豪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要求把“职业化”的办学模式、教育体系、课程建设通过一些学校“示范”出来。因此,一些具备成熟行业背景、工业化程度高的专业开始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模式”、基于行业化模块的“澳大利亚模式”的探索,一些行业背景、专业背景不显赫的学校,也积极探索实践“工厂化”、“车间化”的育人模式,“新加坡模式”就是这些学校的典范。

  首先,我们在认识到水平差异、国情差异的同时,要建立中国高职教育模式观。我国高职教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动力、最具人力的教育。我们虽然起步落后于西方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我们产业集聚高、区域化发展快,人力需求大;我们的高职教育规模大、层次丰富、背景丰富。因此,我们学习来自西方的工业化教育、行业化教育,要结合我们产业背景的职业性,突出我们经济区域的规范性。

  针对目前高职建设的热点问题,结合区域化发展水平,有专家不失风趣地点题:“担水劈柴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培养人才。”“担水劈柴”,指的是每天重复的日常工作。当前,国际高职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就是日常工作、生产环节的重复性,许多人不安于“重复性劳动”。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源头就是来自重复劳动,精益求精、小中见大、积累经验。

  “咬得菜根,百事可成”。我们的“红帮”先人们,一把尺、一把剪刀、一个熨斗,硬是练就一身本领,改革西人服装技艺,创新中国服装文化,形成新的行业体系。我们发现,这种文化就是一种“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普遍的、一般性的区域背景下的转轨,并没有什么优势。今天,高职教育面临职业性的重新定位,一是需要契合企业创新和行业规范的专业生产细分,二是需要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径,也就是说,高职需要具有“担水劈柴”的实践精神、行业智慧,要从实践来树立教育观,培养一线人才、基本人才、精细化人才。

  专家们说“要把重复劳动做精,把流水生产做规范,把行业标准做准确。”什么是我们的精品观念、品牌观念、中国制造观念,即是“比日本人更精细”,“比德国人更严谨”,“比澳大利亚模块更周备”。

  教育工作者从“认知论”走向今天的“工作过程论”,我们完成了很大的转型。一些成熟的专业上,我们也有所建树。作为普遍的、民生的高职教育,我们要树立我们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经济的转型,我们就要进入到后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将会越来越地方化、社会化,一般技术的专科教育,就会向普遍人才的教育体系转化。行业的成熟,使得我们的高职与本科不分轩冕,这也是一种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再次告诫我们自己,我们高职的定位在“担水劈柴”。在西方,每一个孩子都会自己修机器,自己锄草坪,自己做木匠。在一个调查问卷中,西方的学生在回答今后的生活与职业选择,基本倾向是“木匠”、“汽车维修”、“建筑师”等等。现在,我们更多的学生也开始选择应用型专业。假如我们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木工间、电器修理间、农艺间,那时,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就确实做到了“担水劈柴”。

  在我们还没有这些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时候,我们应当积极开展技能的活动,让教师关注车间简单的工艺,让学生意识到从简单干起,让人才在生活实际中受到教益、受到尊重、受到训导。教育界应当从行业、专业一体化探索工学结合的体系建设,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规范与企业专业生产细分结合起来,使区域产业集聚在高职教育引领下,获得人力、技术、规范的全面支撑。反过来,高职教育也就获得了社会上广泛的模式认同、体系认同、水平认同,高职的证书体系、教材体系、应用体系才会规范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08-11-26   来源:光明日报